咨询者:zyj198181912
咨询标题:右肾鹿角状结石经皮肾镜后仍重度积水
咨询内容:男,27岁(2008年) 1、1998(9).3 在桂林市兴安县人民医院查出肾结石,主要是由于长跑后便血尿,数枚结石,分布较集中。 2、1998(9).3~2006.4 民间偏方治疗,效果不明显,伴有周期性阵痛,服用一种排石饮液,腰部剧烈疼痛数天。 3、2006.04.01 在青鸟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查出右肾结石并重度积水。 4、2007.01.03 在青大附医静脉肾盂造影,印象右肾结石并重度积水,见附图1。 5、2007.02.09 在桂林181医院在硬膜外麻下予以患者行右肾结石经皮肾镜碎石治疗,相关图片见图2、3、4,图2、3为手术前,图4为手术后。 出院证阐述:治疗经过与出院情况:患者因右腰部反复胀痛伴血尿9年入院,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007年1月2日B超检查显示:右肾结石并重度积水,1月3日静脉肾盂造影检查显示:右肾结石并重度积水;入院查体:右肾区叩痛。入院检查:血常规、粪常规检查未见异常,尿常规示:RBC:4-6个/hp,WBC:2-4个/hp。肝肾功、凝血功能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胸透、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腹平片示:右肾多发性结石,B超示:1、右肾多发性结石并肾盂积液(重度);2、左肾、左输尿管、膀胱、前列腺见异常。CT检查:右肾多发性结石并积水。诊断:1、右肾结石;2、尿路感染明确,故于2007.02.09在硬膜外麻下予以患者行右肾结石经皮肾镜碎石治疗。现患者一般状况可,精神可,复查血常规及肾功未见异常,尿常规示:RBC:++++个/hp,WBC:0个/hp,复查腹平片示:右肾结石大部分取出,仍有部分结石残余。右肾造瘘管已拔除,造瘘口愈合可,拟择日予以患者行残余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但患者要求出院行门诊治疗,故予以今日出院。出院医嘱:1、择日行残余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2、术后三月内来院拔除右输尿管内双J管;3、定期复查双肾B超;4、门诊随诊。 6、2007.03.22 拔除右输尿管内双J管。 7、2007.05.13 在青岛401超声切面显像(彩色多普勒)检查结论:右肾多发结石,右肾中度积水,右肾皮质变薄。 8、2007.05.19 在青岛401CT诊断报告:双肾CT扫描示:右肾体积增大,其内可见多个囊性低密度影,CT值约0~3.5HU,右肾皮髓质界限欠清,右肾实质内可见多发点状及类圆形高密度结石影,左肾体积大小基本正常,实质内未见明显异常密度,腹膜后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印象:1、考虑右侧多囊肾,2、右肾多发结石。见附图5。 9、2007.07.29 在青大附医超声切面显像(彩色多普勒)检查结论:右肾窦内见数枚直径约为0.6-1.5cm强回声伴声影,肾窦分离扩张约4.0cm,右肾结石并肾积水。 10、2007.10.05 在青鸟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震波碎石,无碎石排除。 11、2008.1.7~2008.3.7 在山东青岛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治疗中西药物和推按运经仪的综合治疗,有少量碎石排出。 12、2008.06.09 在青岛中西医院B超声报告印象:右肾结石,右肾积水。右肾大小约为10.8×7.6cm,肾窦显“花瓣样”扩张,皮质变薄,最薄处约为0.5cm,右肾下极及肾门处多个片状强回声团,伴声最大范围约1.6×1.1cm。 讨论问题: 1、肾下极的未排出碎石如何排除, 2、中医治疗全愈的可能性多大?保守治疗有哪些方法? 3、如果进行二次经皮肾镜,风险性多大,一次性排除可能性多大? 4、目前经皮肾镜手术比较成功的医院是?